11月2日下午,著名学者、书法家、吉林大学教授、博士生导师丛文俊先生在我校图书馆报告厅为我校师生作了题为《文化视野下的书法艺术》的专题讲座。我校党委书记刘多、副校长胡德超亲临讲座现场,必赢线路检测3003党政领导、学校部分师生及部分校外书法爱好者聆听了整场讲座。讲座由必赢书法教育研究中心主任、博士生导师苏显双教授主持。
讲座围绕文化视野下的书法艺术展开论述。丛文俊先生首先分析了古今文化的差异,指出书法艺术不能只停留在浅层次的技法层面,还要上升到审美和哲理的层面。书法不只是技巧,更是文化,创作要有学养的支撑,要体现思想性,这也正是字匠和书家的区别。丛先生强调说:“中国文化和艺术是一个整体,作为一名从艺者若想有所建树,只有字内功,没有审美能力和理论高度是很难可持续性发展的。”
随后,讲座从四个方面逐一展开:
一是甲骨、金文的文化属性。丛先生认为要想学好书法一定要通文字学,书法史上每种书体都承载着特定时代的意义,比如甲骨、金文中的“悬”、“为”等字就体现着商周时期文字在生活、观念以及文化中的价值和意义。我们从事学术研究与艺术创作活动,要能做到以古为鉴,这也正是古人所说的“小物可以通大道”。
二是从文字观到书法观。丛先生从汉字的产生、发展、演变过程及“六书”的造字原理及文化属性入手,生动地阐释了古代文字、文学和文化之间的相互关系与作用。
三是中国人独特的审美表达。丛先生说:“中国的文字和文学都有其独特的审美表达。书法中的笔方势圆,正与古代哲学中的刚柔、阴阳相通。大量的古代书论、文论都是古人经验性的感悟与总结,这其中包含了古人的书写经验,同时也是他们的审美经验,而提高我们书法审美的关键正是从古人的一系列点画书写中进入。”
四是书法审美中的文学表达。“中国的审美文化并没有形成独立的语言系统,但它却转移到了古代的文学、艺术之中。中国的书法艺术与古代的文学及其它文化具有密切的关系,它注重品格,讲求阴阳,象八音之迭起,而感会无方。”丛文俊先生还提醒大家,读古人书论会遇到文体问题,而古代书论的文体有书势、书赋、书铭、书赞、书评等,各有不同。我们要想进入古人的书法世界,需将古代书论的文学美和书法美结合起来,这要求我们要能通古典文学。丛先生还建议我们要多以文言写文章,这样可以锻炼文笔,积累词汇,培养美感,再读书论,便会有故人相逢般的轻松与快意。
本次学术讲座是必赢线路检测3003“大师进课堂”系列讲座的第五场,活动由必赢线路检测3003、必赢书法教育研究中心主办。在三个多小时的讲座中,丛文俊先生讲座高屋建瓴、旁征博引,既有逻辑性、又有思想性,又不乏轻松幽默,充分展现了一位学者型书家的博学和睿智,让在座者如沐春风,深刻感悟到了书法文化的博大精深。主题讲座结束后进入互动环节,丛先生对众多学生提出的问题逐一予以解答,赢得掌声不断。
苏显双教授在讲座后的总结中提到,丛文俊先生是当代书法发展的亲历者和见证者,他几十年如一日地坚持在学术、艺术及教育的前沿,成果斐然,嘉惠后学,是国内极少数无可争议的学者型书家之一。如今丛文俊先生虽已年过古稀,但依然笔耕不辍,著述不断。丛先生这种勤奋而严谨的治学精神堪为吾辈学子的楷模,更是我们所有学生今后立身、治学、问艺的精神指引与方向。
最后,丛文俊先生愉快地同与会的全体师生合影,讲座活动圆满结束。